找到相关内容1628篇,用时9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──以心性意涵与修持工夫为讨论中心

    本文研究动机与目的   由于文化的落差与思想的歧异,儒释之间的诤论,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即未曾间断。而由外在形◆的比较,以至思想层面的进一步交涉,是宋代儒释论议的发展实况。宋儒在交游禅僧、出入禅门的...心体与性体》一书。牟书体大思精,以三系说分判宋明思想,而视朱子系“别子为宗”,确为前人未发之论;不过在朱子理解佛教的问题,只以“对逆觉义理型态的不契”和“对禅佛的心理忌讳”简单带过,未有详论。(见牟氏...

    黄莹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0482075.html
  • 唯识学入门 - 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(1)

    部分。   音响忍,听经闻法也是一种音响忍,要很有耐心不断地接受,不仅接受还要忍,确认佛法所说的无误,这个无误不是只有思想你觉得没错,而是你把它用到生活,用到生命的层次里面,你还是如此的确认它。...     佛法是佛陀教导我们认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则,真理法则有它所现出来种种千变万化的现象。生活的一点一滴都是现象,眼睛所看到的,耳朵所听到的都可以说是现象,其它包括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乃至...

    宽谦法师

    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6102182911.html
  • 谈心说识(三):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

    自私的“我”,从自私的我去经历种种学习的经验,而有“我见”。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见解,有了思想系统,组识具体化,在政治就提倡什么主义、什么政策;在文化思想就说是什么哲学或理论思想。这些主义或理论,... 由引文可知,第七识是自私的心识,是我执之根源,亦为吾人生死之关键。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轮回,在滚滚红尘中转不出来,其症结即在第七末那识的“执著自我”,第七识的我执,一天不勘破,生死也就一天不能超脱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自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0045983353.html
  • 正果法师事略

    会后思想有些害怕…”   一九六六年九月五至六日,“佛协、佛学院、广济寺僧众和部分革命小将,联合召开大会斗争黑帮分子正果”,于九月七日将斗争情况汇编为“关于斗争黑帮分子正果的情况简报”和“黑帮分子...   师在湖北沙阳农场(“五七干校”)的三年中,除了从事劳动外,还要经常政治学习和交代自己的历史思想问题。   一九七二年约为春夏之季,我国在国际加强了对外交往,师从“五七干校”调回北京接待...

    圆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50983496.html
  • 现代文化新特征人间佛教新使命

    成为现代民主性典范和弘法中心。建立现代僧众教育制度,创办现代佛学院,作为振兴佛教和创建新佛教的百年大计。南宋时期丛林制度是人类历史最优秀的制度文化之一,但现实中因僧众素质低下,多数思想保守,不但无法...集团力量。由于时代局限以及自身力量不足,太虚的主要着眼点不得不放在上层社会,谋求军阀、官僚支持,一定程度较忽视广泛的佛教社会基础,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牵强附会和佛教教义的任意解释,也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415484221.html
  •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

   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  郭朋   一   佛教,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,迄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。在这漫长的历史行程中,佛教大体经历了如下的几个阶段:   在汉代,佛教初来乍到,人地两生,它既对...寺院八万来所,僧尼三十多万人……)   二   从思想说来,佛教分为小乘和大乘两大系统。小乘佛教,是早期佛教,大致说来,它还是保持了佛教的原始形态的。大乘佛教,则是后起...

    郭朋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500784780.html
  • 蕅益智旭与天台宗——以《灵峰宗论》为中心

    可能。事实也是如此,因为智旭在遍历禅、净、教、律的修道初期,便很早发端了会通诸说的意趣和。随着学养的逐步丰厚,尤其是勤于思想,这种理性自觉也随之突显,融合贯通几乎可以说成为智旭修学及其逐渐成熟的思想...唯一真佛教,在智旭的思想认识是越来越明确且一贯倡导实行的原则。所以,虽然明白表示自己是台宗之私淑,智旭也同样明确地表示不续台宗法派,不为台家子孙。之所以如此的直接原因,一是“不敢冒认法派,诚恐著偶有...

    周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41685348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现代意义

    众生皆有佛性,即在成佛的原因、根据、可能性是平等的。佛教讲众生虽以人类为重点,但众生平等的思想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警告和排斥。   (3)众生与佛的平等。佛教宣传生佛不二、生佛一如的思想,认为众生与...在因果平等思想的。众生与佛同具真如佛性,是在成佛的原因方面平等;众生与佛都能成就佛果,进入最高理想涅槃境界,是在结果方面的平等。众生与佛因果平等,无有差别。佛教的这一因果关系平等思想是就可能性而非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285458.html
  • 阳明学者的正统与异端之辨

    学家而言,儒学与佛道二教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也可以说就是正统与异端的关系。儒学与佛道两家之间的正统与异端之辨,也的确构成贯穿理学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之一。但是,自阳明学兴起以来,相对于佛道两家,尽管以儒学...道家思想这一做法寻找合法性的依据。当然,龙溪将异化为功利俗学的儒学批判为“儒之异端”,并在极大程度表示了对佛道两家的欣赏与肯定,并不意味着根本改变了儒家传统以佛道为异端的基本看法。如果要在儒释道三家...

    彭国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3585486.html
  • 太虚大师“人间佛教”思想

    也就是说,佛教要在社会真正产生重要的影响,改变人们对佛教的不正确的看法,并且用佛教的理论和思想来化导众生,改变社会,改善人心,是20世纪上半叶佛教所面临的主要任务。于是太虚在人生佛教的基础,进一步提出...:近世人所注意者,乃现在实际的人类世界。换言之,即除现实人世以外,皆非所注意。十九世纪西洋思想,如孑L德所倡实证主义,进而为近今美国之实用主义,即以‘人间’为中心。苟能实证为人间有用之事物,始为有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886346.html